北京6月21日电(记者 张晓燕)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1日表示,截至21日,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量已超过10亿剂,这是中国疫苗接种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,意义重大。中国速度让人惊叹。
国务院在声明中说:“疫苗研发单位不计成本,不计经济效益,只计人民健康。”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饱和式科研吧!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疫苗。
病毒是DNA/RNA加上蛋白质外壳,人体遇到病毒就会产生抗体,记住病毒长什么样子,病好了之后,下次遇到病毒就能认出来,啊你又来了?然后人体就会产生抗体把它杀掉。
疫苗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病毒,注射到体内后不会引起疾病,但会教会免疫系统识别病毒。下次我们再见到真正的病毒时,嘿,我们以前在哪里见过?然后它会产生抗体来杀死它。
根据治疗方法不同,疫苗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:灭活疫苗、减毒活疫苗、重组蛋白疫苗、核酸疫苗、重组病毒载体疫苗。
(1)灭活疫苗,直接杀死病毒,然后扔给人体免疫系统识别。这是最经典的一类疫苗,优点是病毒安全成熟,缺点是病毒毕竟死了,造成免疫力不足。
(2)减毒活疫苗,一般是让病毒经过多次传代,发生变异,然后筛选出致病性较弱的病毒,制成疫苗再输入人体免疫系统。病毒进入人体时还是活的,因此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充分的免疫反应,但风险较小。
(3)重组蛋白疫苗,取病毒的一部分,让免疫系统识别。它的优点是安全。毕竟它是一根刺。缺点是它可能被免疫系统忽略。
(4)核酸疫苗比较有意思,我们直接把DNA/mRNA对应的S蛋白放进人体,让它在细胞里表达病毒S蛋白,然后让细胞识别。
(5)重组病毒载体疫苗,是将致病性病毒A的部分基因移植到无致病性的弱鸡病毒B中,形成新的病毒C。
与药物不同,疫苗是针对健康人的,因此研发起来更加困难。
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院长、“一带一路”研究中心主任伊斯拉·穆罕默德教授表示,中国新冠疫苗生产和接种速度令世界瞩目,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取得满意效果,展现了中国在疫苗生产、供应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。
据法新社周三报道,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量已突破10亿剂。为推动疫苗接种,一些省份推出了各种激励措施,鼓励民众尽早接种疫苗。
俄罗斯“莫斯科回声”电台网站报道称,中国大力推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,称中国疫苗工业化生产规模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,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提升很快,研制出的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。